一点财经-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第一学历是是啥意思?第一学历歧视到底有多严重?

本站整理 2021-10-02 16:10:00

  近日,教育部日前针对网友提问“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进行答复。具体是什么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情况吧!

第一学历是什么意思和最高学历

  教育部日前针对网友提问“专升本(非成人高招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进行答复。答复称: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网友这个提问,看似一个概念问题,其实反映的是“专升本”之类接受非全日制教育而获取学历的学生,所存在的普遍担忧。这个担忧,就是用人单位招聘时广泛存在的“第一学历”歧视。

  何谓“第一学历”歧视?就是部分用人单位不根据应聘者的能力和岗位需求,而是根据应聘者取得的原始学历(第一学历),对应聘者进行的不科学评价和不合理筛选。虽然《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但是在水面之下,各类歧视依然广泛存在,“第一学历”歧视便是很常见的现象之一。

  因此,在求职圈常有“本科学校不好,考研考博也白搭”、“专升本没用,第一学历永远是专科”等说法,让很多高考没考好的求职者信心受挫,缺乏后续努力的积极性。现实中,也的确有人,虽然拿到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学位,却因为初始学历是专科或者非985、211大学,而在求职中被淘汰。

  教育部明确了不存在“第一学历”的概念,是从官方立场正本清源,给予权威态度和表述,也能有效遏制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有赤裸裸的歧视性表达。但是,用人单位本身在招聘中就有相当的自主权,可以想见,对于“第一学历”的情结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或多或少地存在。

  歧视“第一学历”当然是不公平的,人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本身就不断在成长和进步,在某一个阶段没有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并不代表以后不会再有好的成绩,要不然我们怎么会说,“活到老、学到老”,“失败是成功之母”呢?而且,客观来说,基础教育资源本就分配不均,“一刀切”地只看本科学历,对一些山区、乡镇的孩子来说,也是太有失公允了。

  但必须要说,社会对于“第一学历”的迷信,也并非毫无来由。这种偏见并不仅仅存在于用人单位,而是植根于社会心态。早期的非全日制教育探索中,存在种种乱象,一直到现在,也还时不时会有些不规范现象被曝光,因此,社会上普遍将非全日制教育看成是“混文凭”,一些考生也的确抱着“混文凭”的心态去读,这就无形中给人形成了“培养质量低”的不良印象;而研究生、博士生的盲目扩招,也导致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让这一类学历缺乏了含金量和说服力。多渠道的学历提升,就业领域的扩大,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一考定终身”,但要从人们内心深处,彻底根除“唯学历论”的观念,依然是任重道远。

  学历和能力,究竟哪个更重要,这其实早已经不是个值得反复讨论的问题,学历不能代表人所有的能力 ,而能力某种程度上,也需要学历去直观体现。太过在意学历和能力的区别而非共通,同样是陷入了“唯学历论”的窠臼。所以,要改变观念,要求用人单位不要戴“有色眼镜”,只是第一步,整个社会都应该逐步去走出“学历情结”的迷思。

  非全日制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要进一步规范严谨,提高门槛和培养质量,提升学历的含金量,不要从上到下都给人以“混”的感觉。有含金量的学历,自然就不会被歧视。与此同时,考生也不要只抱着找好工作的目的,去继续学习、提升学历,更重要的是,在提升学历的过程中获得专业、能力、品性方面的成长,让自己真正变得更加优秀,目光也能更加长远。如果学习的目的太功利,难免就会把路越走越窄,想要别人不歧视,首先自己不能歧视自己。

  

标签:

Ad